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
很多很多时候,我都在寻求某种愉悦,尝更好的美食,看更美的画面、听更妙的声音,说穿了其实都只是感官上的快感,既肤浅又现实。
对于耳机,年轻不懂事的小蒙其实要求不高,只要颜值、音质过得去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听歌需求,但是一款好耳机确实能让你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底噪更低、声音层次上面更加丰富,若是跟听个响的耳机相比就像外卖跟大餐的区别吧。
有人说烧耳机是一门“玄学“,可能是因为挑选一款让人有所触动的耳机需要很多的主观判断,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老玩家的口碑中自有一杆秤。初入坑的小蒙向很多耳机发烧友打听了不少经验,借这次体验耳机新品的机会捋一捋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体验的是来自Audio Sense傲胜声学科技的AQ3圈铁耳机(两铁一圈单元)。
说到圈铁耳机不得不提一提发声单元这回事。
早期耳机都是采用单一的动圈单元,动圈单元具备先天的温暖宽松的听感、在中低频表现上尤为出色。动圈单元的好坏跟振膜的材质有很大关系,振膜重量越轻刚性越强,它的素质就越好。
而动铁单元是后来兴起的一种发声技术,在声音的解析力和瞬态上较动圈单元优秀,声音表现更加细腻,所以动铁多用于监听耳机,但是动铁单元声音比较生涩、没有动圈单元的丰富的氛围感,所以把这两种发声单元组合起来是否就可以取长补短、既满足音乐氛围、又可以表现细腻层次呢?
丨造型点评
通过盒子已经可以看到耳机主体,装饰面采用亮银色碳纤维编制纹理,光线下折射的炫光还是挺骚气的。
腔体部分是透明的树脂材质,虽然比不上金属材质的质感,但重量比较轻,造型可以更加自由。透过外壳可以清晰看到耳机里面的单元分布。
由于是3D工艺制作,所以耳机主体整体性不错,没有出现那种注模不良的拼接痕迹。
说是三单元耳机,原本担心体积会比较大,但是实物看来体积和重量上控制得还不错,不会沉甸甸的一戴上去就掉,公模设计合理,所以比较贴合耳形。
特写镜头下可以看到细长的金属导声管分别连接着三个发声单元和金属音嘴。
3D树脂打印的外壳温润贴合,带上去舒适感不错。
小蒙在AQ3上面并没有感受到入耳式耳机长时间佩戴产生的那种压迫感,树脂外壳对耳廓良好的贴合性分担了耳机的重量,即使不用很深入佩戴感也比较牢靠,加上绕耳式耳机线,在走路甚至慢跑的时候耳机也不会轻易掉落。
AQ3配备了硅胶和慢回弹棉两种不同材质的耳帽,硅胶材质柔软弹性好,佩戴舒适度高、但是隔音效果一般、而慢回弹耳帽贴合性好,隔音效果出色,可以提高声音传递性。
因为我的工作环境相对安静,用硅胶耳帽可以更长时间佩戴舒适,而比较需要隔音的朋友可以选择慢回弹耳帽,隔音效果甚至可以当睡眠耳塞用。
AQ3与多数可换线耳机接口一致采用MMCX接口,通用性强、方便更换线材,良好的耳机线可以减低失真和减低信号丢失,原厂标配的是一根无氧铜镀银线,外层材质为TUP,整体十分柔软而不易缠绕。
丨入耳试听
考验功力的三单元混动
上面说到圈铁耳机的结合会是更好的效果吗?其实很多前辈已经试过了,其中有失败也有成功,失败的会引起声音失衡,听感大打折扣;成功的例如2011年AKG推出的K3003,随着口碑爆发的还有突破天际的售价12800元。
Audio Sense AQ3配备了一动圈+两动铁,其中动圈单元采用的10mm钛振膜动圈,负责深沉的低频,可以拓展音域和氛围感;两枚动铁单元为楼氏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段的人声结像、增加声音密度和超高频的延伸。
因为楼氏动铁单元的可靠品质,在很多耳机大牌的经典型号都不乏它的身影,就像机械键盘界的樱桃轴、包包界的YKK拉链,在消费者中都留下了优秀的口碑。
但即使耳机有了好的发声单元,但调音稍有差错都可能折戟沉沙,耳机的调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考验调音师对音色理解和品牌方耳机制作技术积累,所幸结合一周的使用体验,AQ3的表现让我发现不少新鲜有趣的感受。
AQ3上耳的第一感觉是声场较为开阔,在乐器和人声之间有不错的分离度。
小蒙平时用ie80s(纯动圈)算是一款比较经典的耳机,在乐感上比较丰富,泛音和氛围也有不错表现,跟Audio Sense AQ3相比的话,在细节表现上面AQ3会更加丰富,人声方面可以清楚听到歌唱者的齿音和气息。
得益于10mm的动圈单元低频表现结实有力,有下沉感,不像纯动铁耳机那样清冷的乐感、在小编制的音乐中,贝斯的丰厚特质和泛音都表现到位,整体感受不失氛围感。
可能因为动铁单元负责输出中频,人声在动铁的发声比较突出,没有纯动圈的声音暖,会给人一种吐字清晰、口齿伶俐的感觉,习惯了纯动圈耳机的听感、在这个耳机上会体验到不同的清新。
负责中高频的动铁单元丰富了音乐中的细节部分,在小提琴演奏时能清晰感受到音乐中的线条感,虽然在女声表现上不算甜,但是清晰干净,声音明亮,即使音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也不会刺耳。
感性点说、我认为评价一款耳机不必纠结于某个频段特点,整体的乐感比较直观,素质过硬的耳机在声音层次上都不会太差,剩下的就是不同味道的区别了,用户AQ3来听一些小编制的民谣、爵士、摇滚都可以胜任,而要听大编制的古典和金属则无论是耳机还是音源、前端都需要面对更高的挑战。
体验过程中小蒙试过搭配不同的播放前端,包括手上的RENO10x手机、日常办公的荣耀magicbook和最近入手的山灵M2x播放器。
第一次尝试用手机来推这个三单元耳机,可能负担有点过重了,声音没有很好的展开,即使音量调到最大也没有笔记本和播放器的声场开阔,而用magicbook搭配AQ3听歌的效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音乐的分离感很好,声场可以充满耳腔,优秀的氛围感可以让我更专注地工作而不必在乎耳边以外的繁杂世界。最后用上新入手的山灵M2x播放器上AQ3的表现除了调音稍有不同,其他表现跟笔记本不相上下,可能由于网络连接性和歌曲搜索方面没有笔记本的便利,整体体验来说Audio Sense AQ3搭配笔记本更胜一筹。
丨体验总结
听一首好歌、品一壶好茶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你若想用耳朵寻找更美好的感受,你就需要一副好耳机,这是必须亲身体会才会知道的体验。
Audio Sense AQ3整体听感给我清新自然,音乐感有了、细节有了、氛围感也有了,虽然没有浓墨重彩的地方,但是胜在均衡、舒适,我认为比个性化调音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长时间带着它,享受音悦时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可视挖耳勺哪个品牌好?五款超好产品种草分享07-17 aaa爱家居
-
阿斯加特博拉琪二代新品上市,首款能分区控制灯效的镜面设计DDR507-17 歌布林
-
雷柏MT760鼠标评测:多终端无线跨屏,商务办公的细腻与实用性!07-17 数码科技先锋官
-
时尚复古,科学护眼,强烈推荐米家防蓝光眼镜Pro07-16 缒逐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