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后,中间内凹设计带有呼吸灯,为斧子的主色调蓝色。
基本主机介绍就到这,接下来,是跟体验离不开的手柄,如果主机决定游戏的流畅性,那么手柄则把控着舒适性!
号称从24套模具里得出的最佳模型,并且经过300多位玩家盲测出来的手柄。做为玩家,做为消费者,其实我并不关心这个。拿着舒不舒服,按着爽不爽。这些 才是重点!呃,讲远了。回归正题,F1采用的是X360的标准架构,这种架构,小白大神都能轻松上手,万金油!
左上和右下分别设计了摇杆杆,盖帽上方有凸点设计,手指不容易打滑。左下角是十字键,定位操作精度高,玩格斗类的游戏,比较容易放大招,连招操作。
右上角XYAB键是经典的四色设计,按键反应灵敏,按键距离适中,不容易误按,如果能加入呼吸灯设计,感觉会更酷炫。玩了大概半个月,还没有发现按键有脱色现象。
背部为常规的LT、LB、RT、RB,按键反应相对其它键要清脆很多,玩赛车游戏,加速控制,阶级感明显。中间则是充电接口和印刷LOGO。
底部则比较简单,一块铭牌标识着手柄参数。并分布着三枚螺丝。
初步看上去,战斧手柄并无太大不同,但其实还是有点不一样。VIEW键被改进成短按截图,长按录像的功能。而中间的LOGO按键则承担着调取快捷菜单以及连接的作用。
由于采用类肤材质,把握玩耍相当舒服,当然也容易粘灰。而重量为230G,对于女玩家可能会略重了点,男玩家表示无压力。希望战斧后期能针对女玩家及小孩出专门的手柄。
主机手柄外观基本介绍到这里,噢,忘了贴张配件全家图了。
再看这两张配件图,也许机智的你会发现,相对其它充电器等器材,战斧还是对其进行定制了,基本都是多边形等有有棱有角的设计,并都带有斧子的LOGO。至于你能在这里读懂什么?我就不多说了!
通电开机,短按开机键,开头会进行手柄连接,然后则是wifi连接,注册等。我就不多描述了。整个界面分为三个层级。摇杆上下左右操作,B键确认。
最上方为个人中心,涵盖了下载中心,钱包,设置,好友,手柄连接等。
中间层级为3D图标设计,左右滑动可选择不同功能,分游戏中心,本地视频,熊猫直播,乐视视频等。
而再往下则会进入对应功能区域的界面,如游戏中心,乐视视频等。
基本上整个OS,逻辑比较分明,过渡动画,背景音乐也还都不错。除了有些小BUG,比如我明明登陆乐视会员,依然要我付费观看。另外,在播放视频等过程中,调节音量要跑到个人中心里的进行设置。略不方便,希望后期能把这个调节改到快捷菜单里或者结合手柄来调节。
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