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iPhone会不会更换数据接口的讨论和消息络绎不绝。每年都会传出下一代iPhone将会更换Type-C接口的消息,然而每次最终等来的还是那个熟悉的Lightning接口。
所以,苹果为什么如此固执地在iPhone上死守Lightning接口不放呢?作为现今统治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苹果在这件事情上确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苹果官方的iPhone配件在售价方面就很感人,无论是充电器还是充电线,至少都要花费145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那么就有人会说了,既然官方的充电套装这么贵,我买第三方的不就好了?消费者能想到的事情苹果也想到了,接下来就成为了iPhone迟迟不取消Lightning接口的核心原因。
2012年,苹果在iPhone 5上采用了全新的Lightning闪电接口,取代了当时已经使用长达9年的30针Dock接口。在当时,相比传统的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具有体积小、可正反盲插的优势,并且内置认证芯片,如果使用非原厂芯片的线材会发生无法充电和传输数据的情况,严重的话会损害设备。
你可以认为是苹果对用户负责,也可以说苹果[优化一下]追求利润,在推出Lightning接口的同时,苹果针对iOS设备的周边配件推出了MFi认证标准(可以说是万恶之源了)。
Fi的全称为Made for iPhone / iPad / iPod,是苹果专门为授权第三方配件厂商所制定的统一标准,拥有该认证就代表着该产品是苹果官方认证的产品。
想取得MFi认证授权有较高的门槛,因为其审核标准非常严苛,包含申请、产品技术审核、产品测试审核等十多项步骤,通过率仅在2%~3%,通过苹果官方测试并获得授权认证的产品才允许在包装打上MFi官方认证标签。因此,能取得MFi的授权配件商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实力。
为什么这个MFi认证花了这么多篇幅去介绍呢?因为想要取得MFi认证,除了产品技术质量要过关,苹果还要MFi授权的厂商收取授权使用费,传言是每颗价格约3美金。这就是具备MFi认证的数据线往往比常见的普通数据线更贵的原因。
凭借MFi认证的授权费,苹果每年[优化一下]可以增加一大笔利润。此外,iPhone 12系列开始取消附送充电器,如果你是新用户,你必须要买一个PD充电器;如果你是老用户,因为包装里附送的是Type-C转Lightning线,不兼容旧的A口充电器,所以至少也要买一个充电器(除非你能忍受用以前的“五福一安”充电套装)。换句话说,[优化一下]不要和苹果比精明。
据报道,2020年,苹果在数据线方面的收入已经超过20亿美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苹果现在仍然不愿意给iPhone换上Type-C接口了。
除了可观的配件利润,在给iPhone更换Type-C接口这件事情上,苹果似乎有着另外的小心思。
同样是在2020年,苹果首次把MagSafe磁吸充电引入iPhone,iPhone 12和13系列可以通过MagSafe磁吸充电器进行充电,理论最高功率为15W。同时,还推出了其他使用MagSafe技术的配件,如保护壳、外接电池、卡包等等。
当然,苹果官方配件的价格还是那么的感人。于是顺理成章地,苹果也为MagSafe磁吸配件推出了MFM认证体系,既赚土豪用户的钱,也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亲民的选择。
不过MFM认证直到2021年6月才正式对第三方配件商开放,此前虽然有很多MagSafe充电器是与iPhone 12系列同步推出,但都因为当时还没有通过官方认证,理论充电功率被限制在7.5W左右。
先不论MagSafe的充电功率,单从使用体验来说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肯定的,“咔哒”一下就可以进行比较稳定的充电,相比传统的无线充电,不用担心会掉落或者对不准位置,如果是搭配磁吸充电支架还可以实现边充边看视频等操作。
我只是一个想体验MagSafe磁吸充电的平民消费者,于是经过反复挑选之后选择了绿联的MFM认证磁吸充电套装,和官方一样快的15W快充,甚至可以实现18W的峰值功率,其他诸如充电动画、强力吸附等功能肯定也和官方的一样了。
在使用MagSafe之后,我感觉这可能就是苹果为iPhone取消充电口的一次“铺路”,砍接口这种事情苹果又不是没干过,也符合苹果“手机无孔化”的理想。
至于配件利润,现在有了MFM认证体系之后,苹果可以无缝复制MFi的模式来弥补这一部分的利润。此外,从目前已经出现的产品来看,MFM认证的玩法更多,配件类目更广,除了常规的磁吸充电器,还有充电宝、手机壳以及多合一充电器等等。
不过,如果苹果想直接取消iPhone的充电口,目前来看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数据传输。由于Lightning接口仍然停留在USB 2.0规格,因此传输速度相比采用USB 3.1甚至雷电4协议的Type-C落后了一个时代。
作为苹果全家桶中持有量最大的设备,iPhone反而是有线传输速度最慢的,远落后于iPad Air/Pro和Mac,这对于非常强调生态联动和生产力创作的苹果来说非常尴尬。举个例子,苹果在iPhone 13 Pro系列主推的ProRes视频,录制1分钟4K格式就达到6GB的大小,再从iPhone通过Lightning接口导出到Mac,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会比Mac输出渲染的时间还要长得多,真正的“导入1小时,渲染2分钟”。
在思考过这些问题之后,我愈发期待今年的iPhone 14 Pro系列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大家认为苹果最后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可视挖耳勺哪个品牌好?五款超好产品种草分享07-17 aaa爱家居
-
阿斯加特博拉琪二代新品上市,首款能分区控制灯效的镜面设计DDR507-17 歌布林
-
雷柏MT760鼠标评测:多终端无线跨屏,商务办公的细腻与实用性!07-17 数码科技先锋官
-
时尚复古,科学护眼,强烈推荐米家防蓝光眼镜Pro07-16 缒逐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