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朋友肯定都有过在家煲汤或煲粥的经历,不过如果你家中常有3到4的人的话还好,煲汤或煲粥直接用大点的电饭煲或压力锅就能煲出一份分量足够的美味佳肴。但是如果你目前还是只是单身或者即将有个婴儿的话,相比一定会面临这样的苦恼,用普通电饭煲煲出来的食物分量太大,一个人分享美食往往要吃上一两天才能吃完,或者吃了一顿后剩下的只能倒掉。而如果你家有个年龄较小的婴儿那问题更加棘手,年龄较小的婴儿吃的食物往往要跟大人的食物分开烹饪而且每餐需要的分量较小,此时再用大分量的电饭煲来烹饪更加浪费。面对上述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棘手问题,有没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了?接下笔者此次在亿智蘑菇平台体验到的“生活元素”H1电炖盅就能完美解决。
包装及外观
与其实用的功能相比生活元素H1的外包装显得极其朴素,简单的单层方形牛皮纸外盒正面只有“生活元素”中英文LOGO。
外盒侧面详细介绍了H1的具体参数:容量0.7L,功率120W,额定电压50Hz 220V。
感谢此次生活元素H1电炖盅产品的提供平台——亿智蘑菇。
外盒内的内包装固定同样显得极其单调简洁,底部唯一的环保纸质固定壳就与外盒一起起到保护产品不在运输途中损坏的作用。
配件方面包括:生活元素H1主体一台,主体透明盖一个,白陶瓷内盅带盖一套,说明书一份。整个配件的包装方式非常用心,每一个配件间都用环保纸壳或发泡泡沫隔离保护,产品在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位于四川的笔者家中时并未发现有任何破损。
虽然在产品说明书对生活元素H1电炖盅的使用方法有详细说明,不过厂家还是在大家容易犯错的本体加水部位加上了一张“温馨提示”。
厂家宣传生活元素H1电炖盅外壳采用的是锁热防烫设计,其实说明白点就是两层塑料。虽然塑料表面做了高光处理,不过整体还是给人以较强的塑料感,关于防烫效果,后文会有专门测试。
上盖方面同为塑料材质,而且塑料感更强。实际使用过程中单层上盖的防热效果要比双层结构的外壳要稍微差点,具体情况同样后文讲解。另外,从图片可以看出,提手周围部分被设计成了一个垂直表面,以实际使用来看如果你手上有水,此时提起上盖就会显得有点不便。
两个水滴型的蒸汽孔旁边有“小心蒸汽”的温馨提示。正常使用时此处确实会冒出少量蒸汽,家中有小孩的朋友需要主要下。
正面的控制面板跟普通电饭煲类似,表面都为防水设计。“预约”、“时间”、“功能”三个按键分别的是传统物理按键,每次按下后都会发出“嗒、嗒”声,按键手感比较一般,回馈力度非常清晰。显示屏主要用于显示时间信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显示效果都算不错。
背面的220V电源线出现孔并未做防水设计,好在正常使用时并不会出现盅体有水溢出现象,只是在倾倒盅体内多余水量时需要单独留意不要让此处进水。
220V电源线只有约0.5米长,对于家中厨房预留插孔较远的家庭来说0.5米的长度可能就会显略短。
插头为3C认证的双头插头。
整个底部带有防水设计,周围还有四个防滑脚垫。
底部位置的产品参数标签及合格证。
生活元素H1的内胆部分采用的是表面较为光滑的高光白瓷材质。白瓷材质是南方地区煲汤时常见的炖盅用料,这种材质传热均匀易于打理,煲汤后不会留下异味。
相信大家对于生活元素H1电炖盅比较关心的就0.7L的容积到底有多大,笔者是个身材较胖的男性,从图片可以0.7L大概就只能放下笔者的一个拳头,在笔者刚拿到H1时也比较担心0.7L的容量是否够用的问题,经过实际煲汤后的效果来看,0.7L大概就是普通家庭盛饭用的碗两碗多点的容量,这样的容量对于追求少而精的用户来说两个人一人一碗刚刚好,但是想吃饱的话就显得有点牵强。如果是个婴儿煲粥的话,0.7L的容量还是足够。
内胆及胆盖的用料还算厚实,拿在手上较有份量。整体保温效果也算不错,再加上H1在炖汤完成后自动进入两小时的保温加热,大家大可不必担心保温问题。
外观部分小结:单从外观来看生活元素H1电炖盅与家用电饭煲并无太大区别,相比普通电饭煲H1只是一个增加了陶瓷内胆、功能更加单一的小巧版“电饭煲”,那么生活元素H1电炖盅用使用起来是否与普通电饭煲一样肩膀了?接下来笔者就用“银耳汤”和“南瓜粥”两道菜来体验下生活元素H1电炖盅的使用便携性。
功能及测试
预约时间
生活元素H1电炖锅提供0.5——9.5小时的超长预约时间设置,设置起来也非常简便,只需单按“预约”键就能设置,不过由于按键简单,所以每按一下就是增加0.5小时,如果一不小心按过了那就又要循环一个来回。
功能时间
厂家为生活元素H1电炖锅的“BB粥”、“营养汤”、“甜品汤”三个功能默认设置有对应时间,当然我们还能通过“时间”按键再根据具体食材增加或减少对应时间。不过跟上面“预约”功能设置一样,时间设置也是只能向上增加,如果想减少只能通过循环方式实现。
功能选择
通过“功能”键能实现在“BB粥”、“营养汤”、“甜品汤”、“保温”四个功能间切换。
外表温度
前面提到厂家宣称主体周围采用的是双层防烫设计,具体效果笔者就来测试一下,在H1煲粥一小时后用温度计测试主体周围蓝色区域的温度为47℃左右,用手摸上去还是有点略微发热,不过还没到烫手的地步,正常使用完全能接受。
透明上盖由于只有单层塑料理论上温度肯定要比主体周围的双层塑料要高,笔者本想用温度计测试这部分温度,不过由于上盖是透明材质,红外温度计直接穿过透明材质测试到了内胆上盖的温度,所以这是只是做个图片展示,具体情况是:用手感觉透明上盖温度确实比蓝色双层外壳要高,略微有点烫手感觉可能具体温度在60℃左右,建议大家在煲汤时不要触摸上盖,汤煲好后也要冷却或用抹布垫上后再触摸。
实际炖汤
银耳汤
由于银耳汤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同时还具有美容功效,所以大多数女性应该都有喝银耳汤的习惯,当然笔者的老婆也同样热爱银耳汤,所以拿到生活元素H1电炖盅的第一道菜当然是煲银耳汤。原材料方面:干银耳少量;红枣一颗;百合五片;冰糖5颗。
干银耳先用温水泡开。
干红枣撕碎成小份。
然后将泡好的银耳、撕碎的红枣及百合和冰糖一起放入H1的内胆中。
再把内胆中的水加满。
再向H1主体内加入刻度线标定的水量。
然后将内胆放入H1主体中再盖上透明上盖。
用功能按键选择“甜品汤”即可。此时H1自动设置的时间为四小时,如果有特别需要还能通过“时间”按键另外增加或减少炖汤时间。
四个小时后一锅银耳汤就出炉了。
汤内的枣子、百合这两样平时不易炖烂的食材都被生活元素H1电炖盅炖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笔者老婆尝了一口非常满意。
南瓜BB粥
南瓜粥的食材就简单得多了,老南瓜少量切丁。
煲粥用大米少量。从后面出来的图片可以看出,笔者这次煲粥用的米就多了点,希望大家在煲粥时能吸取笔者的经验教训。
将洗净后的大米及南瓜放入内胆内并加满水,再在主体内放入刻度线标记的水量盖上内胆及上盖即可。
最后功能键选择“BB粥”就可以坐等了。同样“BB粥”也能根据需要再另外设置时间。
三小时后南瓜粥就出炉了,看上去米饭多了点,前面笔者说过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原材料用量。
用生活元素H1电炖盅煲出来的南瓜粥有种轻轻一碰就碎的感觉,虽然笔者暂时没小孩,不过想必一岁以下的婴儿应该特别喜欢这样的BB粥。
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笔者发现生活元素H1电炖盅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积小巧,对于家中需要单独为婴儿做粥或者目前家中暂时只有一到两人的家庭来说H1的0.7L容量可谓刚好适用,毫无浪费。加上H1几乎傻瓜式的操作模式及9.5小时的预约时间,这让上班族或家中老人都能轻松简单的煲出一盅香气扑鼻的粥或甜品。如果能在电源长度等小细节上稍加改进,那生活元素H1电炖盅就是一款几乎接近完美的电炖产品。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使用测评:锁住营养不丢失01-13 钦国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试用测评:生活元素 浓浓亲情01-09 杉杉玩数码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使用评测 快节奏生活一样享受慢炖美食01-09 彼得爱数码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试用体验评测:让关爱不偷懒01-14 云淡风清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试用评测 给你最贴心的温暖01-05 kasco3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测评:帮你宠爱你自己01-05 AI科技潮玩
-
生活元素智能电炖盅H1评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12-29 极客鹏鹏
-
雷柏MT760鼠标评测:多终端无线跨屏,商务办公的细腻与实用性!07-17 数码科技先锋官
-
漫步者NeoBuds Evo:音质巅峰,降噪新标杆,音乐爱好者的不二之选07-16 可爱的春雷王
-
没有短板?南卡Runner Pro5耳机聊聊真实体验,骨传导能打的就它?07-16 Lies Joe
-
妥妥的生产力工具,不用怀疑阿卡西斯这个16口Hub怎么就成了我的心头好?07-16 空leo
-
好音质高颜值还不贵,BarbetSound A75 Pro主动降噪蓝牙耳机体验07-16 象牙山
-
显卡竖装会影响散热吗?实测对比CPU显卡硬盘温度07-16 如风飞天虎
-
不起眼的高科技西圣-Find 智能可视耳勺测评07-16 Deemo
-
又叒叕升级!南卡 Runner Pro5 骨传导耳机测评!07-16 Deemo
-
好睡眠需要这个好床垫,8H小金刚超大口径护脊弹簧乳胶床垫07-16 象牙山
-
精颜增白剃须刀:短硬须发的不二之选07-16 象牙山
-
智享花式云养生:米家智能多功能养生壶P107-16 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