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用报告  > 东芝存储改名铠侠!KIOXIA TC10 SSD固态硬盘实测

东芝存储改名铠侠!KIOXIA TC10 SSD固态硬盘实测

发稿日期:2020-05-21 亿智蘑菇官方微信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家里地儿实在太小,腿都伸不开了。和朋友筹备鼓捣个小工作室,他雷厉风行的就配了一台新机。不过机子只有一块M2硬盘,要开始实用的话,加一块SATA SSD是很不错的方案了。

说铠侠可能有的朋友还不太认识,说东芝应该就都知道了吧。

东芝存储于去年年底改名为铠侠KIOXIA正式运营了,所以不要认为这是什么没见过的牌子啦。

这块盘的编号是TC10,据大侠说基本参数和TR200差不多,不过颗粒换成了96层的,毕竟工艺在进步嘛。

快速启用指南就不看了,玩过太多。这个保固条款的字印得好大,3年厂商质保还是很有自信的。

盘体上没有写型号和容量倒是有点不习惯,虽然我知道背面会写啦。不过这样正面的图案确实也比较清爽。

480G的型号,左上角有两个型号,一个是TR20,480G,下面一行小点的是LTC10Z,480G,看来确实是同个系列的。

插硬盘的线跟插USB-A一样,就算有防呆,在插不进去的时候还是经常会怀疑是不是反了,然后反复……还有,如果你教女生换盘,一定记得跟她说,数据线是有卡扣,要先按下的,不要直接揪。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家里的好多电器都是这么坏的……

除了接口的塑料,其他位置是全金属,对于散热很有好处,虽然SATA SSD发热一般也不高啦。做工和接缝也都很精细。

好啦,准备上机。

这次的机子不是家里的这台了,工作室这台的配置大概如下:

amd 3700x

x570

2070

内存16G还是32G来着……what ever~

机箱空间很大,底下有板,侧边也全是螺丝位。我感觉可以组个阵列进去。

给大家讲一个小笑话……我在安装的时候,看到主板上写SATA 12,于是想:现在的主板都有12个SATA口了?找了半天,只找到四个。仔细一看:是SATA 12 34,56 78……这大喘气的。

开机,点亮,这年头,机箱里没点灯都不好意思出门。

主要用作工作盘,就直接在磁盘管理里面格了再分区就行了。现在一般也不用再去费心力管什么4K、AHCI,新一点的平台和系统应该都没问题。

先跑一下看缓存。缓存大概在9G左右,用满之后,速度倒是一直保持在150以上。不过,我注意到速度稍微有点低,之前听说AMD和INTEL平台下SSD速度是会有差距的,但没有亲自验证过,那就等下一起来验证吧。

官方软件也改名叫KIOXIA SSD Utility了。AHCI开启,SATA 6Gbit/s接口,固件最新,木有问题。

CrystalDiskMark来测一下,是比媒体稍微低了一些。

事后我把这块SSD安到了楼上i5-4590+B85的老机子跑了一下,可以看到确实平台对SSD性能有点影响。这个亲自验证了之后,知道就行,其实对实际使用差别不大。

TxBench的跑分,左为AMD 3700x+x570,右为i54590+B85。

因为SSD的特性,重复跑太多分没有太多意义,就跑到这里了。

至于温度,在KIOXIA SSD Utility里看到的应该是最准的,跑完一连串的分,在空调房里33度左右,金属外壳对散热确实大有脾益。

那么,如果放在实际使用场景中,SSD相对于HDD的提升到底有多大呢?

平时写评测做视频,各种文件都挺多,定时分了一个一个的大文件。将其中一个就地压缩成RAR压缩包,设置为“存储”,以排除CPU性能造成的影响。这样同时有读写、有大量小文件、视频大文件的使用。

在HDD上,所用时长为65秒左右。

在铠侠KIOXIA TC10 SSD固态硬盘上,用时仅为12秒。因为SSD的性能优势,是全面性的,不仅仅是连续大量读写的最大速度和带宽而已,还有多进程、零碎文件同时读写也是提高效率的大头。


铠侠本来就是东芝存储更名而来,所以不管是主控颗粒的用料还是售后服务都不用担心。KIOXIA TC10的稳定性和发热都控制得相当不错,整体做工用料都显示出不错的性价比,用作工作盘相当实用。


感谢大家观看,喜欢的朋友帮忙点赞三点一下呗,我们下期再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二维码

关键词: 固态硬盘 
全部评论(0
热门试用更多

588人申请EzeeSeal 真空封口机

2024人申请LE WL Pocket 无线监听耳返系统

2826人申请丁一号G6二代直播耳机

3577人申请SANAG 塞那 s6S蓝牙耳机

4411人申请Syitren赛塔林黑胶唱片机

热门导购更多

¥599LIGHT'N'EASY来的容易S5蒸汽拖把

¥1098COOGHI酷骑儿童轮滑鞋

¥139小天ipad桌面支撑架

¥319七彩叮当烘干机Y1

¥369盖世小鸡x2蓝牙版手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