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物联网时代,一切家电似乎都能和智能挂钩,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些动画片,那些机器人可谓是十八项武艺全能,不仅能够打扫,还会炒菜煮饭,甚至于照顾小孩子;而这一切都随着科技的大跃进出现在现实中,本次带来的“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就是一件能够让不会炒菜的人能够从零开始,只需要简单的清洗切断加盐就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感谢亿智蘑菇试用平台提供的饭来F1 烹饪机器人的试用机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起来看看。
会自动炒菜的机器人到底长什么样呢?
实话说“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和动画片里展示出来的未来科技有着太大太大的出入,到底这个神奇的智能设备长什么样呢?
从刚拿到手之后的第一感受来说“太像马桶了”,不管是体积还是重量甚至于色泽都太像了,难道这个神奇的“马桶”会变魔术似的烹饪出各种好菜?
整机弧线感表现得极为浓郁,设备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面积较大的区域为食材/调料仓,中间为一个质量很好的不粘锅,底部则为无辐射电陶炉。
饭来智能烹饪机细节&特点:
笔者与很多人一样,对于这款能够代替“锅、铲、勺、炉”的“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到底如何作业的问题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在细致了解其结构特点之后,相信谜底会自动揭晓。
上端硕大的构造主要提供了食材的添加和调料的放入,要注意的一点是食材是根据用户需求(想吃什么)每次添加,调料是预先放入,这也是“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能够帮助用户做到的智能化表现,具体过程一会和大家分享。
在食材仓的中央有一个搅拌轴把手设计,其用途是锁定搅拌轴,使用起来并不复杂,对准卡口下压轻轻旋转即可固定,这个功能简单而实用。
当笔者需要将炒菜锅放入/取出炒菜锅时,将搅拌轴把手松开提起就行了,如果未锁紧的搅拌轴,“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内部的搅拌桨监测系统会进行提升,而且设备是不会运行的,处于安全的角度考虑得很人性化。
唯一要吐槽的是搅拌轴和特制搅拌桨是分离式设计,虽然提高了清洗时的便利度,可另一方面却是搅拌桨极易脱落,砸到炒菜锅问题不大,砸坏了电陶炉那就心疼了。
还是来看看上部的食材仓把,“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巧妙地根据炒菜时的作业情况将食材仓分为ABC三个,通过食谱的预先选择,结合炒菜需求分别将各自食材仓内的食材放入到炒菜锅里,实现人体模拟炒菜,让不同的食材获得不同的加热时间和翻炒处理。
调料仓分别提供了“酱油、料酒、醋、糖和鸡精”,在烹饪过程中严格按照食谱一一添加,也就是说人炒菜有可能会出现同样一道菜每次炒出来都有不同的火候与味道,在“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是很难出现的。
由于糖和鸡精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块,“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为其准备了橡胶密封盖,极大地提升了两者的防潮效果。
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是的,没有盐仓,对此笔者是把说明书翻了又翻,后来是通过售后的解答才知道“这款机器是没有盐仓的,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盐容易受潮,不易保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食谱的将适量的盐添加在相应的食材仓即可”。
对于这样的解释,好吧!暂且接受,但却保留个人看法“不可否认这样的确排除掉盐受潮的问题,可实际体验却极易出现忘记有没有加盐或多放的问题”,毕竟在正常的炒菜过程中,加盐都是一次性的,只有尝味不足才会再行添加,而“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在放盐的时候是根据对应食材仓放入,不经意间就忽视掉。
另一点是一些如“八角、花椒”等香料,也是在食材仓内放置。
水和油分别位于“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背面两侧,提供有100毫升的容量,在光滑的背面提供有内凹把手设计,容量不足时添加并不算太复杂。
两个容器都带有刻度尺,炒一盘菜用多少油一目了然,这对于精打细算的用户而言日常记账更准确;结合笔者的体验,正常情况下工作一次会拥有5-10毫升左右,一些需要爆味的食谱相对来说用油多一些。
两个容器都提供了盖子,轻轻一揭就能打开,能够起到一定的细菌防范效果,但是开口过小却对清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容器的底部对应机器的吸入口,在不使用时并没有看到任何滴漏的现象。
了解完“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食材、调料的使用,接下来得说说它到底是怎么样为用户炒出一盘好菜了。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选用开放式红外加热的电陶炉体技术,通过红外加热以获得精准的温度控制,其针对每一款食谱中的食材的温度要求有着很精准的表现,温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
精准控制的结果是每一盘菜都能够保证煮熟、煮透,在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也保证了颜色效果,这是普通家庭用户很难做到的,当然对于浸淫在其中的家庭主妇和大厨可以忽略这段话。
搅拌桨造型很独特,细心观察能够看到桨叶是一面朝上一面朝下,这是“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模拟人体炒菜时的翻炒动作而特别定制的,它和搅拌轴是分离式设计,可对其拆卸进行清洗。
电陶炉内侧带有明显的炒菜锅感应器,当炒菜锅放上去之后感应器会被压下,能起到防止锅体未到位加热所带来的危险保护。
最后来看看特制的炒菜锅,这个似锅非锅的特质炒菜锅,有着独特的弧度设计,采用6层锅体一体冲压成型技术和Whitford水性涂层;不仅提升了翻炒效果,对于加热和油烟的表现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粘性更是让清洗变得更为简单。
预定顺序食材放入、机械却带有智能表现,它是这样来炒菜的:
明白了“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食材、调料放哪里!可是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还是说说它ABC三个食材仓吧!
对于这三个食材仓结合笔者的实践来看,AB是放置主要食材,C放置香料等,通过食谱的设定模拟炒菜过程中放入的先后顺序机械式旋转将食材倒入炒菜锅,以完成各种烹饪需求。
在食材仓的地步能够看到他们其实是穿透整个上机体的,而且也能将其冲上方取出进行清洗,这一点还是要给予认可的。
相信食材仓的位置肯定是被工程师精心测算过才设计的,因为在体验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市场飞出锅的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序落入到锅中,还有的去了哪里呢?下面的体验部分你会知道答案。
再往里是调料口,主要是结合水喷射出来,同时选择清洗之后调料也是在这里喷射而出,不可拆卸设计下的清洗难度其实并不简单。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在工作原理就是“用户预先在app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菜肴,结合菜肴要求进行食材选购;回家后清洗食材,如有必要对食材切段、切丝、切片、切块处理,然后按照食谱将食材放入到对于食材仓中,在app/机身按键选择开始”就能够解放双手自动呈上一盘美味佳肴。
这对于很少下厨,不懂控制火候和各种调料选择,同时对于饮食有着一定追求的用户而言,“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有着极大的帮助,它能够代替人做到每一款菜肴都色香味俱全,唯一头疼的就是一些“懒人”连切段、切丝、切片、切块都不会,还有每一款菜做出来之后需要重新添加食材清洗炒菜锅。
App简单易上手,多地口味多款食谱是亮点: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是需要结合自家“FANLAI”app进行使用,按照口味风格的不同进行菜谱区分,还提供了场景化的烹饪专题,使得烹饪变得如此简单,哪怕是不会做的菜也能够在家品尝到。
从设备连接WiFi到使用说明,其实“FANLAI”所表现出来的简易性让笔者上手极为迅速,没有太多二三级功能菜单的设置是这款app带给笔者的低门槛使用。
笔者是一个对于吃很挑剔的人,宁可花钱出去叫外卖也不会在家里轻易尝试不懂的菜谱,这当然还有着“想吃煲仔饭煮坏3个煲的悲惨经验”的症结所在。
“FANLAI”整个页面设计得非常简单,分别为“首页、分类、菜篮、我”四个不同的版块,首页里能够发现官方根据天气季节和环境风格做出的应景主题菜谱精选,让不懂吃什么的人一下子就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菜谱;而分类中则提供了各地特色菜肴供用户选择,点击进入后加入到菜篮,根据菜谱购买食材,回家清洗感觉扔进“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就可以等着品味佳肴了。
笔者对于“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最为认可之处是它能够做出自身弄不出来的菜肴,由于身处粤菜的集中点,时不时就会想吃一些“重口味”的菜,如“水煮牛肉、麻婆豆腐……”,如果把外卖的出路封死那么基本上也只有在脑子里想想的份了,没办法,谁让自己不会呢?
而“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却能够为笔者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实际体验,烹饪变得如此简单:
了解了那么多,笔者再不和大家分享一下“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的实际表现,估计砖头立马就飞过来了,如何选择菜谱、购买食材这些就直接跳过,来到实践部分,看一下“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为笔者带来什么佳肴。
简单地选择了“韭黄炒鸡蛋”这个菜,男人们都懂的!将食材洗干净后按照食谱提示将蒜头、姜丝放入到A仓,韭黄切段放入到B仓,C仓则放入已经打散的鸡蛋,炒菜锅放入、搅拌杆到位,在app/机身按键选择下锅/开始,就可以在一旁等着吃了。
这过程中笔者是将所有的食材仓都拿出来,分别装好食材后才放入到设备里,清洗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不懂得怎么切段、切丝、切片、切块的用户可以拿出附带的食材切分示意板来对比,不管怎么折腾,最终目的达到就行了,蠢人自有妙招。
附带的盐勺每次的量是1g,前提是别像笔者这样记得鸡蛋放盐韭黄却忘记。
300g的韭黄放在食材仓里并不困难,现在要做的就是看一下它实际作业时的表现了。
一切就绪,电陶炉开始预热,面板亮起加热工作指示灯,锅内温度到达需求值后“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自动加入油,然后是香料、韭黄。
特制的搅拌桨作业时感觉很奇怪,开放式的烹饪设计虽让笔者对于炒菜过程一目了然,可是没有抽风设计的机体对于产生的油烟并没有任何的办法,也就是说会出现烟雾弥漫的现象。
鸡蛋为最后下锅,现在能看到油烟现象有多厉害了吧?并非说“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油烟控制得不行,毕竟炒菜没油烟那是不正常的,而是如鸡蛋类这一种特殊的液体,在高温油烟下不可避免倒入过程中其实已经凝结了。
无需刻意监视“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的烹饪过程,“FANLAI”app会通过手机通知推送及时地告知你,当然也能够通过app查阅烹饪进度,但笔者除了首次尝鲜一直盯着以外,直接留无视掉这个过程,反正菜好了机器也会响起提示音。
来看一下刚出锅的韭菜炒鸡蛋,老实说第一次出锅笔者是抱着白老鼠的心里,鸡蛋从外观去看绝对熟了,可韭黄感觉都没有熟;拿起筷子尝试了一下才体会到,“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不仅保证了韭黄的熟,同时还将其控制在营养保留最佳的时刻,不仅口感好、色泽好,营养也不能落。
看到这一盆“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能都让你有食欲呢?
拉近一点看,觉得如何?不会告诉你笔者忘记在韭黄仓放盐,所以……
优势:
1、对于不会控制火候和调料的用户而言,“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能够解决其不具备下厨能力的烦恼;
2、在“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身上,用户只需要提前打开“FANLAI”app选择喜爱的菜肴,根据菜谱购买食材,回家清洗切一下就能放手等待佳肴;
3、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市场有相应的食材,“粤、沪、鲁、川”都能够在家做,而不是整天下馆子,当有朋友来到家中品味到纯正的地方特色菜,哪怕不是自己做的也觉得脸面有光;
4、当然,能够解放双手这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烦恼错过黄金档,炒菜交给“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就够了。
不足:
1、食材仓倒出食材后并不彻底,能够看到还有不少的食材存在其中,这也使得每一盘菜之后不仅要清洗炒菜锅,也要对食材仓进行清理;
2、由于没有对烹饪过程中的油烟排放进行处理,使得食材仓底部给予凝水,类似鸡蛋一类的特殊液体更是被蒸熟了挂在其中,加大了清洗难度;
3、搅拌桨并不是完美无缺,位于搅拌轴下方就出现因无法及时搅拌导致煮焦的现象;
4、没有设计盐仓,每一次炒菜都得独立将盐放在食材仓内,容易遗忘,也使得用户质疑它的“智能化”表现;
5、虽然提供了调料仓的自动排空清洗功能,可油罐、水罐却难以清理。
其他:
差点忘记提及“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的底部,其底部带有很多散热孔设计,主要还是给予电陶炉及时散热,有效保护线路电板,这个在电磁炉上极为常见。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还带有增高支脚设计以方便用户将其放在传统煤气炉上替代使用,使用起来并不难,将支脚螺丝头找准母口拧紧即可。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整个产品全家福为“烹饪机器人*1、增高支脚*5、搅拌桨*1、量勺*1、食材切分示意板*1、纸质手册*1”。
“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体验综述:
不可否认的是,“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和笔者理想中的全智能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笔者的想象空间里“烹饪机器人应该是自动识别食材给予烹饪建议、自动清洗切割、完成烹饪后自洁”,这才能真正把一桌佳肴的任务交给它。
从一整轮体验时间来看“饭来智能烹饪机器人”能够满足用户对于火候、调料的掌控,配合模拟人体的搅拌桨以实现真实的智能烹饪表现;除此以外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零基础学会各地特色菜肴的烹饪,虽说未能实现完全智能化,但对于现代化厨房的进步而言,能够精简更多的锅碗瓢勺,为厨房带来更简约、干净的表现。
除了未完全智能化以外,油烟排放、食材未全部倒出、部分区域煮焦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也希望官方能够拿出诚意给予解决方案,最后就是整机清洁的难度绝对不会低于炒一桌子的菜,可以说这款产品是双刃剑,带来了不错的智能烹饪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清洁难点。
-
雷柏MT760鼠标评测:多终端无线跨屏,商务办公的细腻与实用性!07-17 数码科技先锋官
-
漫步者NeoBuds Evo:音质巅峰,降噪新标杆,音乐爱好者的不二之选07-16 可爱的春雷王
-
没有短板?南卡Runner Pro5耳机聊聊真实体验,骨传导能打的就它?07-16 Lies Joe
-
妥妥的生产力工具,不用怀疑阿卡西斯这个16口Hub怎么就成了我的心头好?07-16 空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