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美食文化,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每天吃饭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三天不吃饭肯定得饿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我们八零九零后的人来说,会做饭变成了一件非常牛的事情。相比较于在外吃中餐、吃西餐和朋友喝啤酒撸串来说,我更喜欢的是静静的在家,上网搜一些菜谱做做菜。暂且不说在外吃饭干净与否,仅仅是经常在外吃饭时间长了之后,心理上是非常厌倦的,每每到吃饭的时候总是为今天吃什么饭而苦恼,不知道到底吃什么饭合适了,因此学会一项做饭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做饭容易,想做一顿大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让一道菜的色、香、味俱全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火候的控制,特别让人苦恼,我每次用电磁炉炒鸡蛋的时候,总会把鸡蛋炒糊,本想露一手,结果却非常悲催。
家里面的电磁炉已经被我扔了,原因是我的电磁炉经常控制不住火候而糊锅。在一次做浆面条糊锅时没忍住内心升起的熊熊怒火,果断的扔掉了。最近一直在使用燃气做菜,但是电磁炉还是必备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有时候就是缘分,在我浏览测评网站的时候,刚好看到了一款智能炉,果断申请之后,居然中了,实在是2017年的意外之喜。
初识篇:
在初识篇中,我想感谢的是亿智蘑菇平台给予了我此次测评的机会,非常意外的惊喜,刚好在我最想要,也是最需要一件东西的时候,送到了我的手上。更多的原因,我想肯定是我与这款智能灶有缘,缘分到了,自然而然的来到了我手中,废话不多说,直接步入正题。
在智能灶快递期间,我简单的浏览了一下网站的介绍。MegCook智能灶的诞生源自于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以及一位工业设计师对精湛技术的追求。
Jerry是一位加拿大的工业设计师,也是一位烹饪爱好者。一次他在家教10岁的女儿煎鸡蛋,可是女儿煎鸡蛋不是糊了就是没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意识到燃气灶的火苗非常容易伤害到女儿。
作为一位父亲,同时也是一位工业设计师,Jerry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能设计一个炉灶,不使用明火但又能够精确控制烹饪温度,烹饪的程序能够录入炉灶的内部系统,让女儿就只要放入食材,按一下启动就可以完成烹饪,那就太棒了。
Jerry召集了平时工作的伙伴,开始了智能灶的研发之旅。经过了3年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这款MegCook智能灶。
看完这段介绍之后,我的内心是非常的愉悦的,很多的创造都来源于生活,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促使他完成了自己的想法,创造出了产品。其实我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想法也是千千万个,第二天醒来之后,还是老路子,缺少一些实干的精神,得向这位父亲学习。
在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该产品的时候,快递公司没给我这个机会,顺丰隔日达第一天晚上从徐州发货,第二天下午二点快递小哥就已经把包裹送到了我的手里,所以呢,初识篇只能草草的结束了……
外观篇:
1、包装篇
收到快递小哥搬过来的箱子,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两个小箱子。分别是智能灶和配套的不沾锅。
打开之后,可以看到智能灶,两旁有泡沫垫保护产品在快递途中不受到损坏。
附送的木头铲子同样包装非常的严密。
2、产品篇
智能灶:
拿出此款智能灶之后,第一感觉是非常厚重,在手里拿着很有质感,整体设计很低调,一个简单的MEG COOK的品牌LOGO,一些小心烫伤的标示和文字解释,以及一个大大的“iphone "手机。
本款智能灶采用了微晶面板,使其使用寿命更长,耐高温、清洁更容易。
金属机身的设定使其质感更强,气质更加的突出,远远的超出了采用了塑料材质的传统电磁炉。
智能灶中间位置设置了可以侦查锅温度的智能眼,通过这个智能眼可以时时测试出温度。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打开智能灶之后,可以把智能眼当成实时的室内温度计使用,它会显示当前温度,非常好用,这也是我在研究此款智能灶时,发现的一个非常牛的一点,以后家里不用买测温计了,智能灶完美替代。
散热方面,采用了双重的防堵排风,散热速度足足提升了一倍。
底部增加了四个防滑脚垫,适用于厨房多水的环境,增大智能灶的摩擦力。
外观设计颇像苹果的7寸电脑触摸屏,看起来非常霸道,触摸效果非常不错。
MEG COOK专用锅:
在看完智能灶之后,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款随锅附送的专用锅。
锅分为三个部分组成,锅盖、锅和中间的蒸片。
专用锅为平底锅,锅底做了复底加厚处理。加厚处理的好处就是散热均匀,保温效果好,复底锅在欧洲一些地区是非常传统的风格。
锅盖把手上面有设计有灰色硅胶防止烫伤,手感非常好,看起来非常的有档次。
锅与把手的连接部分采用了隐藏铆钉工艺,结实耐用。
手把为不锈钢金属,手感非常好,有质感。
手把最前端设计了抗磨损的椭圆形孔道,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挂起来。
中间的蒸锅篦子冲压均匀,导热平衡;表面做了抛光净化处理,不刮手,清洗方便。
聚热孔和排水槽分布合理,便于使用。
附送的木头锅铲和电源转换器
外观篇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内容更精彩。
个人简介篇:
户外ID:一个热情的大白
新浪微博:一个热情的大白
微信:一个热情的大白
身高:177cm
体重:70KG
测评产品:Meg Cook 智能灶
参数数据篇:
1、官网数据
产品名称:Meg Cook 智能灶
产品型号:C35MDA01-C01
额定功率:3520W
工作电压:220V~
产品尺寸:450*305*56(mm)
安装方式:台面式
频率:50Hz
面板:特种微晶、钢化玻璃
开孔尺寸:无需开孔
控制方式:模糊控制
毛重:5.2Kg
2、实际测量
经过我的实际测量结出与官网一样的数据
线的长度和厚度让我非常的惊讶,近25px的厚度使得安全性能增加,近5525px的长度使得智能灶使用位置更加的灵活。
实际使用篇:
拿到智能灶之后,在了解完功能之后,立马开始做饭。先蒸的馒头,一锅蒸七个馒头,一次性满足一个家庭所需的馒头。
长按两秒打开智能灶
打开之后,从左到右的按钮依次是:互动模式、加火、减火、开始、加时间、减时间等功能。
在点击最左边互动模式之后,会出现APP上传的云菜谱,点击开始之后根据这个步骤智能灶开始工作,这样可以把火候控制到秒,保证烧出来的菜与菜谱无异。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实际煎牛排是什么样的效果,首先是买到已经腌制好的牛排。
锅烧热,锅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
放入牛排,温度调控为180度煎制。
根据自己的喜好,煎制时间定为3~5分钟。待牛排变色之后盛出。
再配上提前煎好的鸡蛋装盘,一份精美的牛排制作完成。
除夕夜来临了,一家人团聚,架上智能灶做一次美味的大餐。先来一张成品图,菜品依次为豆腐干、清蒸鲈鱼、香煎鱿鱼圈和白灼大虾。
第一个菜做的是油炸豆腐干,非常简单的一道菜,锅内放入食用油,待油热之后放入豆腐炸至金黄色即可。
放入豆腐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烟的颜色,我用的是最大功率的火煎制,烟非常大,但是与我们平常炒菜的烟完全是两码事,烟的颜色为白色,更多的是蒸汽,基本可以称之为无油烟。
用完之后,用毛巾轻轻擦拭完了即可。
剩下的菜品的制作过程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让我们了解一下互动模式。(智能炒菜模式)
在使用智能模式之前,需要先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一个叫”西顿美食”的APP。
下载之后,注册账号,选中菜品,打开蓝牙直接连接即可。
云菜谱中有上千种菜品可供选择,选择一个确认之后,直接上传至智能灶中,点击按钮智能灶自动完成温度的设定,跟着步骤一步步完成菜品的制作,使用非常方便,当然自己有好的菜谱也可以上传到APP中,分享给更多的人。
总结: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使用,我对该款智能灶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有很多值得一用的优点,当然也会有一些缺点,下面为我此次试用之后,对于该款产品的一些总结。
1、优点
温控电子眼功能非常好用,可以让我们在做菜的时候,更加的安全,温度控制的更加的精确,同时控制住不让油烟产生。
强大的智能APP,让一个做菜的新手秒变一个会做菜的厨师,上千种菜品可供选择,自己一个人做一桌子的菜很轻松。
整体的质感非常强,金属机身使得在结实耐用的同时,感官效果更佳。
功率高,爆炒模式很好用,烧水速度非常的快,我第一次用它烧水的时候惊呆了。
傻瓜模式的智能系统,只要点击开始按钮,根据提示一步步放入材料就行了,使用方便。
配套的锅具非常的赞,特别喜欢这套配套的锅具。
2、缺点
APP在上个苹果版本的时候,出现了BUG,无法上传菜谱,在向厂家反映之后,厂家非常耐心的讲解,很快的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把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挺喜欢这家客服,很用心。
屏幕分辨率能做得再精细一些,分辨率高一些,效果会更好。
-
MegCook智能灶使用评测 开启我们厨房新智能时代02-08 洋灰地
-
MEGCOOK智能灶评测 源自于父爱的创造力02-08 一个热情的大白
-
MEGCOOK智能灶测评 开启智能家居序幕02-08 洋洋STAR
-
MEGCOOK智能灶试用测评:科技走进普通家庭的智能灶02-08 渺渺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