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altake (Tt)就是台湾曜越科技,坦白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大概也是我好久没有玩台式机的缘故吧。感谢亿智蘑菇,获得了这款机箱H3的体验资格。
机箱的名号是挑战者H3,据说之前还有H1,H2。
打开箱子,里面是软泡沫包裹+塑料袋保护,一般低价机箱用硬质泡沫,好一些的会用软泡沫。
将机箱取出,映入眼帘的是硕大的很透亮的全侧透玻璃,几乎布满了整个的左侧面。而里面是很难见到的白色的漆面。
正面,是有保护膜的。
取下之后,会发现是曲面的额,框架是深棕色的,而中部是很透很透的,还是棕色的有机玻璃。可以直接看见最后面的机箱结构。
机箱右侧,是全白的钢板。
后部,是常见的机箱配置,最下方是电源位,然后是PCIE槽位,7个,然后是主板接口和后置风扇的位置。
看下顶部,顶部是同样白色的边框,透气的顶部,具有磁吸防尘网。看样子是2个风扇的位置,机箱属于比较小巧的类型。同时可以看到,前面的面板是异形的波浪弧形。
在前部,是按钮的位置,从左到右,依稀可见是电源键、硬盘指示灯、复位按钮,LED切换按钮,2个USB 3.0接口。麦克风和音响接口。
看下底部,同样是全白色。四个圆形的垫脚。以及从头到尾的黑色防尘网,这种全贯通的还很少见,我很少见。
抽拉式的,还是很方便的,不是那种很薄的,而是很好的那种。
总体来说,这款机箱外观上看,属于中小型的那种,前后距离不是很长,高度也不是很高,但宽度较宽,所以对于塔式风扇的高度还是有保障的。看了下资料,CPU风扇高度是可达180mm,这是我见到的最高的了,还是在这么一个小机箱上。
种种迹象显示,这是款风格同常见的不同的机箱。所以,在侧透的设计上,不同于常见的用螺丝固定侧面板,我们在侧透的左边看见了…铰链。
对了,这款机箱的侧透,居然是磁吸+拉门的。意味着开箱不用拧螺丝,费劲的搬下侧透玻璃,只需要轻松的拉开就是了。
这个开度可以达到270度,直接拉到最后面。
拉开之后,里面看的就更加清楚了,左下角是开放式的,可以看见电源。
在全覆盖的电源仓上面,有2个SSD硬盘位置。后面对应着有2个孔洞,通道下方的电源仓。
电源仓并没有到底,而是在前面板留下了有一个电源大小的空洞。
在空洞的上方,可以看到是一个凸起的槽位,无疑后面在背板的位置,这里会比较宽裕,可以走线。
那么到后面看看,将右侧板打开,这里看的很清楚。下方是空旷的电源仓,左侧是一个凹进去的线槽位,就是刚才从正面看凸出的位置。那么前面板和顶部按钮的线,就顺着线槽到下面。
这里的线是常规线,加上LED切换线。
线从线槽走下,有万能贴固定,这个设计比用线要好。
在左侧,是机械硬盘位置,这里的设计是留有2个位置,但是只有单层框架。
硬盘架到后面是电源位置,全空的。
开装吧,这次厂商还提供了RGB电源,现在连电源也玩RGB了,所以也挺好奇的。
550W功率,最低和最高负荷转换率是85%,应该是算银盘认证的水平了。
全部是扁平线缆,看见扁平线缆略微觉得有些痛,这个东西看上去美好但实际容易有问题。
电源的后面有开关,以及一个RGB切换按钮。
直接就放进去了,拧螺丝。
侧面看还是有些富余的。
从机箱的正面看,正好可以看见产品标识什么的,对比的还挺强烈。
电源好了,就装主板吧。从老电脑上直接搬过来了。螺孔很容易就对上了,主板是M-ATX的,默认就是M-ATX。机箱支持mini-ATX,M-ATX和ATX类型。
这里比较独特的是,主板的接口挡板是内凹的,开始我还拼命的塞到和机箱外侧平,然后发现,怎么这个不对啊,后来才发现是这样的才对。长见识了。
卸下2块挡板,把显卡装饰。
先来看看半成品的样子,我觉得还挺好看的,主要是黑色器件和白色的钢板(漆色)有明显的对比,也不显得黑漆漆的难受。
把SSD拧到插板上,发现只需要拧3个螺丝,第四个被固定螺丝位置占了。
卡上然后固定。
下面是机械硬盘,也有配套的螺丝固定。
然后卡到机箱内固定。如果加第二块的话,就是卡到上面固定。所以如果是2块硬盘,就需要一起在外面搞定,然后再装进去。
然后,把主板的线接好,下面的机型按钮线,以及硬盘线。最右侧的按钮是CPU风扇的RGB控制线。
线引入下方的引线孔,注意是下面不是侧面。
侧面接好主板供电和USB 3.0的线,侧面时平板线看上去很好看。边上的按钮是CPU风扇的RGB控制线。
看下背面的走线,背面的电源线主要是在下面硬盘的上面了,包括富裕的线。
左侧的线槽,里面还是有富裕的,也跑了些风扇的线。
看下这个背面的效果,好像还凑合啊,如果我把电源出来的线用捆扎线再处理下,可能会更好看下,不过反正也要盖上盖板,就懒了。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个背面空间走线的位置其实非常的窄,我的线其实除了给CPU供电的一根,从最右侧勉强顺着下来。上面卡到缝里,下面因为有PCIE槽所以无奈的漏出在外面,到下边就在侧面外,并没有其他的线,也走不了,走了盖板就盖不上了,这点实在是个败笔。
其实前面空间很富裕的,正如资料显示,支持CPU风扇180mm,但实际这么小的机箱,塔式散热不会用那么高的,支持到165mm估计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出很多的空间给后面的背板。
所以我这样的看上去还好,是有牺牲了的,比如后置风扇就没有安装。
如果装了的话,那么风扇的电源线,我估计肯定是要走前面了,后面走不通的。从这个角度可看到,风扇的线也是走在前面,而且距离顶部空间不大,如果加顶部风扇的话,是个难题。
还有,因为前面面板太透了,所以我就在下面装了一个风扇。
只装一个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少有这么透的前面板,那么如果装了三个,不就挡住了。下面是装好后从前面看的样子,很透亮,可以看见CPU风扇,前面下面的风扇,挡住了哪些乱七八糟的线。
接上电源,开机,亮了,哈哈哈,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白色+很透的机箱,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奇特的,有些一览无遗的感觉,当然,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从顶部看的话,可以看见里面的彩色灯光。
从侧面看,白色的内部有些家电的感觉。
合上侧透,还是很透亮,由于相机镜头对于反光很敏感,所以实际并没有这样的反光。
从侧面看,整体黑白清晰分明,颇有工业感觉。
对了,别忘记还有RGB电源呢?这个要从后面才可以看到哦。
当然,还可以按键切换不同的颜色,大概就是七彩吧,不过,这个很难看到哦,有很大的意义吗?
总的来说,Tt这款H3机箱,体现除了一些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首先白色的内部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也许是因为看惯了黑色的,黑色机箱+黑色主板+电源什么的,黑漆漆一片,而有个白色内饰,那么黑白强烈的对比,还是很漂亮的。
独特的铰链打开式的全侧透玻璃,让开箱变得更轻松。不过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边上有物品的话,不能像通常从机箱那样抽出,必须收拾。正面空间很大,可以容纳180mm塔式风扇。相应的背板后面空间很小,几乎很难走线,背线走线很不友好。后置风扇线只好走前面机箱更容易。
背部靠近前面的线槽空间很大,方便容纳线材。前面比较通透,机械硬盘位单框架的设计可以容纳更多线。所以总体机箱不大,但内部看上去很是宽敞。
写到这里想起来,机箱没有前置灯条,那么,也许通透更是这款机箱的主旋律,一改机箱是黑漆漆的面貌,让人看了有精神。
-
百元级别中的高颜值机箱,体积不大却面面俱到05-21 步热克爱摄影
-
透亮小巧的白色大肚机箱,Tt H3机箱体验记05-21 如风飞天虎
-
狂放不羁 光彩夺目——Tt(Thermaltake)系列产品体验测评05-21 数码可爱多
-
Tt(Thermaltake)挑战者H3机箱体验_麻雀虽小,用“料”十足05-20 NoiseB
-
时尚侧露的散热良品:Tt 挑战者H3电脑机箱体验05-20 zhouann
-
小黄人的新家,Tt 挑战者H3电脑机箱05-20 皮蛋评测
-
炫酷的灯厂机箱——Tt挑战者H3电脑机箱05-20 学测评的-暗夜
-
引领台式机箱侧透式新设计,Tt挑战者H3机箱装机轻体验05-19 徐三流
-
入门级的价格体验顶级RGB光效:TT H3 挑战者05-19 SeanIXz
-
雷柏MT760鼠标评测:多终端无线跨屏,商务办公的细腻与实用性!07-17 数码科技先锋官
-
漫步者NeoBuds Evo:音质巅峰,降噪新标杆,音乐爱好者的不二之选07-16 可爱的春雷王
-
没有短板?南卡Runner Pro5耳机聊聊真实体验,骨传导能打的就它?07-16 Lies Joe
-
妥妥的生产力工具,不用怀疑阿卡西斯这个16口Hub怎么就成了我的心头好?07-16 空leo
-
好音质高颜值还不贵,BarbetSound A75 Pro主动降噪蓝牙耳机体验07-16 象牙山
-
显卡竖装会影响散热吗?实测对比CPU显卡硬盘温度07-16 如风飞天虎
-
不起眼的高科技西圣-Find 智能可视耳勺测评07-16 Deemo
-
又叒叕升级!南卡 Runner Pro5 骨传导耳机测评!07-16 Deemo
-
好睡眠需要这个好床垫,8H小金刚超大口径护脊弹簧乳胶床垫07-16 象牙山
-
精颜增白剃须刀:短硬须发的不二之选07-16 象牙山
-
智享花式云养生:米家智能多功能养生壶P107-16 alon